close

 

 

 

 

 

 

有人說,2003年奧斯卡,妮可基嫚用一個假鼻子,以及在【時時刻刻】中詮釋吳爾芙差強人意的演技,打敗了【芝加哥】的芮妮齊薇格、【揮灑烈愛】莎瑪海耶克、【遠離天堂】的茱莉安摩爾、以及【出軌】的黛安蓮恩等勁敵,拿下當年影后,引起媒體一片譏諷與非議。而就在凱特溫斯蕾在幾乎毫無懸念情況下以【為愛朗讀】韓娜一角拿下2009年影后的同時,我們才驚愕地發現,導演史蒂芬戴卓爾原來屬意的人選竟然是假鼻子影后妮可基嫚!現在來看,我們不禁鬆了口氣,喃喃地說「好你加在!」

 

如果我們自私一點,將五六七年級生所經歷的主要觀影時期稱為「當代」,

凱特溫斯蕾毫無疑問是這個世代最偉大的女演員。

而溫斯蕾上台領獎時,坐在台下被稍稍揶揄,

同時又被致以敬意的梅莉史翠普則是上一個世代最會演戲的女星。

直到此刻,我們仍很難想像,如果是「超完美嬌妻」基嫚小姐來演韓娜,

【為愛朗讀】是否還能是一部這樣直指人心,後座力如此強大的經典之作。

 

 

15歲的少年麥可遇上了36歲擔任車掌小姐的美麗女子韓娜,

韓娜啟蒙了麥可的情慾,麥可也毫無保留的回報她。

「先讀小說,再做愛」韓娜叮囑道,

彷彿像是先洗手,再上餐桌一樣天經地義。

當麥可淚眼汪汪問著躺臥在浴缸裡的韓娜「妳愛不愛我」的時候,

韓娜的表情有些疑惑,像是不想讓少年傷心似的點點頭,然後把臉側過去。

一天下午,當麥可一如往常來到公寓,準備為她「先讀小說,再做愛」的時候,

驚訝的發現公寓裡的東西全搬光了。

那個愛聽故事,有著豐腴肉體與迷惑眼神的愛人消失了,就此不告而別。

再重逢,竟是在瀰漫肅殺之氣的戰犯法庭,

而關於這個女人的神秘過往,也才一步步揭露開來。

 

麥可與韓娜間的關係,真的是為「愛」朗讀嗎?

我想起【鋼琴師和她的琴人】。「做一次換一個琴鍵」,虎背熊腰的「小米酒」哈維凱特對壓抑瘖啞的「鋼琴師」荷莉杭特如此說道。

 

15歲那一年的麥可,說坦白點,

是因為韓娜「不洗手不能吃飯」的規矩才打開小說扉頁,

一字一句唸將出來。那是一種交換。

而在這交換的過程中,麥可給了韓娜他青春生命所能付出的全部。

搬光清空的公寓,其實對應了他被搬光清空的內心,

從此之後,他再也不懂如何愛人。

 

第二次的朗讀,卻無比動人。那是電影裡撞擊力最強的場景之一。

飾演成年麥可的雷夫費恩斯,拿起當年曾經朗讀過的一本本小說,

對著老式錄音機連接的麥克風,同樣是一字一句,把故事娓娓道來,

然後將包藏著故事的錄音帶,一卷卷寄給遠在獄中的韓娜。

如果來一個映後普查,絕對有超過百分之九十的觀眾在這裡完全不行,

眼淚如洩洪般潰堤。

然而,後續的故事曲折,卻更添幾許惆悵。直到看完電影後的一個月,

我發現我仍陷在那一股濃郁膠著的情緒裡,

宛如當年看完【時時刻刻】後彷彿被人胸口碎大石般深沈鬱悶,

只能嘆好大一口氣,卻無法均勻呼吸。

【為愛朗讀】的劇本層次綿密、格局恢弘、情感悠遠,

很大一部份要歸功於徐林克的原著小說《我願意為妳朗讀》。

相較同樣是小說改編的【貧民百萬富翁】,【為愛朗讀】變動的幅度並不大。

但透過導演層疊洗鍊的敘事,以及劇中主要演員血肉充盈的紮實表演,

整部電影密度高得驚人,有太多的隱晦訊息與暗自飄過的情感流動絕不是就這樣看過一次便能夠領會其意。

在這個閱讀逐漸式微,甚至被揚棄的年代裡,

我們赫然發現,原來最好、最原創的文本,依然出自小說書寫的傳統領域。

而一部出色的改編電影,則能引導我們回溯到那一個躍然紙上的、字裡行間的、最原初的美好悸動。

 

 

以上內容引用自︰http://tw.movie.yahoo.com/moviereview/d/a/090403/3/ek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garcat279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